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9:32 点击次数:152
2025年8月4日,电影《731》官方正式宣布定档9月18日,这一日期承载着双重意义——既是影片公映日,也是中国“九一八事变”纪念日。影片以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的细菌实验为背景,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沉浮,揭露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。导演赵林山历时五年打磨剧本,姜武、王志文、李乃文等实力派演员加盟,旨在以影像力量还原历史真相,警示后人“勿忘国耻,吾辈自强”。
定档历程:从争议到坚守
电影《731》的定档之路充满波折。原计划于2024年7月31日上映,但因预告片中部分画面被指“血腥暴力”,引发舆论争议,部分购票平台一度删除定档信息。面对质疑,制作方选择在2024年9月18日(“九一八事变”纪念日)重新定档,宣布影片将于2025年7月31日进行全球预映,并于9月18日正式公映。这一调整既是对历史伤痛的回应,也体现了创作团队“以真相对抗遗忘”的决心。
影片内核:历史真相的视觉重现
《731》聚焦日军731部队的罪行,包括活体解剖、冻伤实验、细菌武器研发等。影片通过一名普通中国人的视角,展现其被俘后遭受的非人折磨,以及731部队内部成员的挣扎与人性异化。导演赵林山表示:“我们不仅要呈现暴行,更要探讨‘恶’如何滋生,以及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选择。”
为还原历史,剧组参考了大量档案与幸存者口述,甚至在东北实地取景,力求场景的真实性与压迫感。演员姜武透露,拍摄期间全员需接受历史培训,以理解角色背后的历史重量。
社会意义:以艺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
影片定档9月18日,恰逢中国“国耻日”,这一选择引发广泛讨论。历史学者指出,731部队的罪行是日军侵华战争中最黑暗的篇章之一,但长期以来,相关历史在部分地区被淡化甚至否认。《731》的上映,不仅是对受害者的告慰,更是对“历史虚无主义”的有力回击。
网友“历史守夜人”评论:“当日本右翼仍在篡改教科书时,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提醒世界:真相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湮灭。”影片预告片中,“山河已无恙,吾辈当自强”的台词,与电视剧《三八线》片尾曲《山河已无恙》形成跨时空呼应,强化了“铭记历史、开创未来”的主题。
行业观察:主旋律电影的创新表达
《731》的定档策略,体现了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索。与传统说教式叙事不同,影片通过个体命运切入宏大历史,并采用悬疑、惊悚元素增强观赏性。这种“类型片+历史真相”的模式,或为主旋律电影开辟新路径。
业内人士分析,影片选择9月18日上映,既规避了暑期档的激烈竞争,又借助历史纪念日的舆论热度,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平衡。截至8月4日,影片在购票平台的“想看”人数已突破232万,显示观众对历史题材的持续关注。
结语:真相是照亮未来的灯塔
电影《731》的定档,不仅是一场艺术实践,更是一次民族记忆的唤醒。当银幕上的画面与历史档案重叠,当观众的泪水与先烈的鲜血共鸣,我们更应理解:铭记历史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捍卫真相、守护和平。
正如影片台词所言:“山河已无恙,但真相不能忘。”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,让我们走进影院,以光影为笔,书写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承诺。